【大纪元2012年09月23日讯】编者按:蒋介石亲自授权的遗嘱是他在病中,以危颤颤的右手写下的那十六字:“以国家兴亡为己任,置个人死生于度外。”本文转载于《蒋介石父子1949危机档案》,文中有删节。
一九七五年四月初的一个下午,高龄八十九岁的蒋介石斜倚在士林官邸卧室的电动升降病床上。蒋介石这天的精神不错,他呼唤值班的台北荣民医院护士罗小姐。蒋介石说,过两三天就清明了,你替我念几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吧!罗小姐翻开蒋介石常看的那部《唐诗三百首》,当她宋朝诗人黄庭坚曾经写过一首《清明》,诗谓:“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”
蒋介石听后说:“这首诗写得好,你多念几遍。”罗小姐起先还不太懂诗里的意思,一边念,一边看书里的语译,她才晓得,这句:“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”的意思是说,人活着的时候,不论你是圣贤还是平庸之辈,生命结束的时候,留在人间的都不过是长满野草的小土堆。
一九七○年六月十五日,病况渐有起色的蒋介石,用毛笔写了一封信给蒋经国。从字迹明显看出,他握笔时手肘必定抖得十分厉害,与往昔笔力之遒劲,不可同日而语。蒋介石在信上告诉蒋经国:
经儿:余体力已日渐康复,惟拿笔反不如病中之稳健,其他一切体操行动如常。汤太夫人余当亲自吊祭,故你可在金门多住几日休养至廿一日回台北为宜,千万听从勿违父示。民国五十九年六月十五日
据悉,这封字数不过八十余字的家书,据说花了蒋介石近半个小时才写好。
不过四个月前,一九七○年的农历春节(阳历二月六日),蒋介石还写了一段话,作为他的春节感言,声称:“今年要在世界局势重大变化混乱与我国最险恶艰难中,积极奋斗,打破这一难关,光复大陆,拯救同胞,以湔雪耻辱,重建三民主义新中国。”蒋介石写这段文字时,笔力仍然遒劲,可见当时蒋介石的精气神尚称充足。
蒋介石身体真正出现较严重恶化,是在一九七二年夏天,他住进了新落成的阳明山“中兴宾馆”,许多侍从人员都传说这里的风水不佳。某一次,蒋介石在宾馆走廊上散步,直喘大气,才走了一小段路竟然走不动了。当时还没准备轮椅,医官只好拿来一张椅子,让蒋介石扶着椅子走回卧室休息。
七月二十二日,也就是他就任第五任“总统”后两个月,蒋介石在中兴宾馆呈现昏迷状态。蒋介石的右手,因缠绵病榻,又长年接受注射输液,肌肉已严重萎缩。在他肌肉萎缩之前,他曾经挣扎着以毛笔写了一幅字,书谓:“以国家兴亡为己任,置个人死生于度外”。
这笔字,应该是蒋介石在一九七二年七月中兴宾馆昏迷苏醒以后的作品。这幅字完成以后,交给了蒋经国,蒋经国立即差人把这幅字框裱起来,挂在自己堂屋内,供其拳拳服膺,日夜审视反省。
这应该是蒋介石给蒋经国的这十六字箴言,应该就是父亲送给儿子兼具公私意义的遗嘱。
至于蒋介石的“家事遗嘱”,应该早在其晚年时期,在蒋氏父子及蒋宋夫妻之间,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过程里,已经作了完整的交代。综观而论,真正算得上是蒋介石亲自授权的遗嘱,还是蒋介石病中,以危颤颤的右手写下的那十六字:以国家兴亡为己任,置个人死生于度外。
在蒋介石最后的日子里,他似乎冥冥中对清明节感触特深,尤其是他再三品读黄庭坚那首《清明》诗句:“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”他应当早已体悟,此生功名尘土、荣辱得失,如今俱往矣!遗嘱不遗嘱,对蒋介石已不是那么重要的事了。
另据港媒转载博客颜昌海先生的文章,题目是《蒋介石的日记与眼泪》,文章最后称:“待上以忠,待下以仁,蒋介石用眼泪洗刷了那些对他的污蔑言论。”
“蒋介石,对于生长于大陆的人来说,一直把他当作恶魔来看待。教科书里面关于他的形容词很多,比如什么汉奸、叛徒、人民公敌等等,可是当了解了真实的历史的时候,才知道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。大陆的舆论一直指责蒋介石不抗日,可是事实是他带领国军进行了8年艰苦的抗战,在经历了22次十万规模以上的大会战和牺牲了321万军人、206位将军之后,中国仍然没有像波兰、挪威、丹麦、荷兰、比利时和卢森堡、法国那样屈服。而对于下令东北军不抵抗的事,张学良也给予了澄清,是他下令,而不是蒋介石。 ”
(责任编辑:李平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